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2018年IEEE信息论年会(ITW)在中山大学隆重召开

2018年IEEE信息论年会(ITW)在中山大学隆重召开

11月25日至29日,由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信息论学会(IT Society)主办,中山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承办的2018年IEEE信息论年会(ITW)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举行。来自全球23个国家的近200名学者,包括Erdal Arikan教授、David Tse教授、 Richard Blahut教授及Shlomo Shitz教授等香农奖得主,以及华为等高科技公司的多位技术专家齐聚中大,共同讨论信息论和编码领域最前沿的进展。

 

图1.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图2. 大会共同主席陈立教授致欢迎辞

图3. 大会共同主席范平志教授主持

 

在会议正式开幕前,11月25日下午举行了两场学术讲座(Tutorial)。

 

11月26日上午8时许,在大会共同主席陈立教授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中,会议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由共同主席范平志教授主持。紧接着,2018年香农奖得主Erdal Arikan教授就极化码做了精彩演讲,随后多名学者分别就信道容量、信息安全、LDPC码和香农定理等研究方向进行了报告。

 

图4. 香农奖得主Erdal Arikan教授与专家学者讨论互动

 

11月27日在大会技术程序委员会(TPC)共同主席Pascal Vontobel教授的主持下,2017年香农奖得主David Tse教授就区块链和信息论的结合做了精彩汇报,紧接着众多学者汇报展示了在记忆编码、局部修复码等方向的研究成果。

 

图5. 香农奖得主David Tse教授做大会报告

 

11月28日在大会技术程序委员会(TPC)共同主席Daniela Tuninetti教授的主持下,网络编码创始人Raymond W. Yeung教授就信息论中马尔可夫随机域的信息图表达做了精彩演讲,随后多名学者受邀就信息论和网络编码相关方向进行了报告。

 

图6. 网络编码创始人Raymond Yeung教授做大会报告

 

11月29日在大会共同主席陈立教授的主持下,华为5G技术领导者朱培英博士就极化码在5G技术上的运用做了详细的介绍与展示。紧接着大家就格形码和NOMA等多个研究方向进行了报告,分析和展望。

 

图7. 华为技术专家朱培英博士做大会报告

 

ITW会议是IEEE信息论学会的旗舰会议之一,这也是该会议继在北京(1988年)和成都(2006年)后,第三次在中国大陆举办。据悉,本次会议共收录126篇论文并均做了口头报告,还接收了11份海报展示一些最新研究结果,同时也资助了12位学生作者参加会议的差旅等费用。

图8. 会务组团队合影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是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础,无线通信网络的每次技术革新均源自编码传输技术的突破。此次学术盛会圆满成功的举行,提升了我校在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的影响力,助力于我校新工科的发展,推动我校向国际一流高校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