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牢记家国责任,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发挥先进技术优势助力云南抗疫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部,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植被密布,地形复杂。随着周边国家,特别是缅甸疫情的恶化,偷渡成为了云南疫情输入的主要原因,以德宏州瑞丽市为例,2021年已经两度出现了疫情,边境防控压力猛增,因此,如何在密林中全天时全天候发现偷渡人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智能感知团队(以下简称“电通院智感团队”)坚持学史力行、担当作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利用研制出的全数字全息探测雷达,成功应用于云南省疫情防控工作,为云南省人民群众办实事。该雷达采用先进凝视探测体制,可实现全时空探测,能发现低空目标及偷渡行人,可将低空及地面移动目标与强地物杂波进行有效分离,具有较强的目标识别能力和良好的叶簇穿透特性。
2021年5月9日至14日,应云南省德宏州某市公安局邀请,电通院智感团队携全数字全息探测雷达首次赴云南开展丛林中人员探测试验研究。由于任务时间紧,科研人员到达现场后,克服重重困难,仅用2天时间完成了设备安装选址、架设和设备展开恢复工作,并根据现场环境完成雷达参数调整。团队发扬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连续3天奋战,成功完成了试验演示验证,并测试了雷达的树林穿透和人员探测预警能力,为后续雷达在实际场景下的应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021年6月18日至7月4日,电通院智感团队又一次受邀,会同海康威视、航天长峰等单位赶赴云南某市边境第一线,开展多传感器融合的边境防控技术验证与演示工作。受到边境现场条件限制,雷达和光电等设备,只能临时架设在未完工的居民楼楼顶。电通院智感团队在有限的保障条件下,克服风吹、雨淋、日晒、蚊虫叮咬等难以忍受的困难,坚持每天从早到晚进行设备联调与测试,到了夜里十一二点才能赶回市区,吃个简单的晚饭。经过两周时间与后端综合指控平台和其它传感器的反复磨合,以及对人员目标识别算法的持续优化,7月初实现了上报人员目标,并联动其它设备实现目标的二次确认,从而使系统具备了真实场景下实际使用能力,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两次云南任务的成功执行,充分展现了电通院智感团队的高度政治责任感、优良工作作风和坚实领先技术实力,为云南省疫情防控做出了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