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电子信息大讲堂丨电磁选择性结构概述

电子信息大讲堂丨电磁选择性结构概述

  11月20日下午,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第十八期电子信息大讲堂在深圳校区东教学楼1-101成功举办。应学院邓天伟副教授邀请,IEEE Fellow、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沈忠祥教授作题为《电磁选择性结构概述》的学术报告。近百名师生到场聆听、参与研讨。本次讲座由邓天伟副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邓天伟副教授向沈忠祥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同学们介绍了沈教授的科研成就和任职情况。

图1 主持人开场介绍

  沈忠祥教授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他于1999年加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等职务。最近,他刚刚加入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沈教授在学术界享有声望,曾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如IEEE MTT/AP新加坡分会主席、IEEE天线与传播学会(AP-S)分会委员会主席、IEEE AP-S秘书等。他还是多个学术期刊的编辑,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和IEEE Open Journal of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沈忠祥教授的研究方向涵盖了小型和平面天线、频率选择性结构和吸收器的分析与设计、射频/微波元件和天线建模的混合数值技术等。他在该领域发表了超过220篇期刊论文,其中170篇发表在IEEE期刊上,并在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近200篇论文。

   

  图2 沈教授做报告

  沈忠祥教授由平面电磁波引入报告主题,在报告中介绍了电磁选择表面/结构(EMSS)。根据入射电磁波的特性,EMSS可分为四类:频率选择结构(FSS)、能量选择表面(ESS)、角度选择表面(ASS)和偏振选择表面(PSS)。频率选择结构(FSS)又分为二维频率选择表面(FSS)和三维频率选择结构吸收频率。而对于能量选择表面(ESS),沈教授又详细介绍了单层和双层的ESS结构,这些结构都是基于一个双共振电路的概念。沈教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任意极化的ASS以及基于两层FSS的单偏振ASS的设计。他还对EMSS设计方面的最新发展和进步进行了介绍,并展望了EMSS设计和分析领域的未来机遇。

   

  图3 电子信息大讲堂现场

  报告结束后,现场师生与沈教授进行了交流互动,讨论热烈。沈教授详细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为他们提供了学术指导。

  

  图4 现场学生提问环节

  电子信息大讲堂旨在为学院师生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学术交叉与融合,深化同学们对专业领域知识的理解。接下来,学院将继续开展以学术讲座为依托的学术活动,为师生提供更多学术成果分享和学术交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