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生事务» 学工信息» 创意点亮青春,实践创造奇迹丨我院举办第三届电子设计大赛

创意点亮青春,实践创造奇迹丨我院举办第三届电子设计大赛

    2021年12月25日,我院在深圳校区成功举办学院第三届电子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本次大赛面向我院全体学生,共吸引了12支队伍报名参赛,其中10支队伍挺进决赛。本次大赛由我院6位老师参与出题,为创新题目形式,共设有8道题目供选手选择,同时邀请了赖涛老师,朱祥维老师,谢恺老师,李聪端老师,黄小红老师担任大赛评委,辅导员武辰老师为出席活动。

  大赛旨在扩大电子设计理念影响力,帮助同学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提高电子设计水平,为爱好电子作品、具有创新设计精神的同学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提高电子设计技能的平台。同时,本次大赛题目彰显了我院专业及华为技术特色,各队伍在参赛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大赛内容与学院专业知识、华为技术的融合。经过一个月时间的技术准备和实物设计,10支参赛队伍信心十足,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他们的作品。下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电子设计大赛的赛况。

  

  设计题一:多功能智能小车开发(5组)

  参赛队伍排除困难,实现语音精准控制小车的移动,以及对目标对抓取分拣,在这场与“小车交流”的任务中,五支队伍表现的均可圈可点。

  

  设计题二:车路协同(3组)

  各队伍成员之前团结一致,较好的实现了小车的定位,通信及自适应控制功能,达到了“车路协同”的要求,为台下评委同学们带来了生动的展示。

  

  设计题三:马拉松实时监测APP开发(1组)

  本题极具生活意义及现实价值,通过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是实时监测佩戴者的身体讯息,参赛队伍顺利完成任务,将理论变成了现实。

  

  设计题四:(华为智能基座题目二):基于华为云物联网Iot平台与北斗定位(可选)创造无人机智慧物流方案(1组)

  本题为来自胡俊老师所出的华为技术方面题目,需要实现监控无人机运输物流,并将实时物流信息及交互功能集成在app端上。作为最后出场的队伍,顺利地完成了成果的展示。

  在大赛的最后,评委老师就本次大赛为在场的参赛的选手及观赛的同学们分享了一些经验,并提出了展望。在聆听完老师的教导后,同学们都备受鼓舞,表示大赛虽落下帷幕,但对自身能力的提升,对电子设计创新的追求的步伐不会停止,在日后遇到困难依然会勇于面对,不断积累经验,让电子设计永不止步。

  我们采访了荣获二等奖的周梓轩、刘智明、刘隽祺三人小队几个问题:1.请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以及对你们此次参与比赛的内容做个简短的介绍 2.在这次大赛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们是怎么配合协助解决问题的  3.参与此次的电设比赛有没有具体的心得体会分享一下 比如运用了学到了什么知识等等  4.请对你们的设计和任务进行总结(优点 比如很团结 和有待改进的地方)5.这次比赛获奖 你的获奖感言是什么

  周梓轩&刘智明&刘隽祺:很荣幸在今年电设比赛中获得二等奖!我们做的是多功能智能小车开发的课题,总的来说是基于Arduino开发套件做一个视觉和语音控制相结合的机器人任务。我们在做语音控制时遇到了端口问题,在梓轩大佬的带领下修改代码,最终实现了语音控制等功能。通过这次比赛我们学到了更多智能机器人方面的知识,通过实践对Arduino开发有进一步的了解。最后谢谢各位评委老师们的指导,老师们辛苦了!

  随后又采访了荣获三等奖的丁煜晟和成先锋同学。

  期间有什么困难?

  丁煜晟:由于底盘小车没有专门集成语音模块,我们需要利用集成有语音模块的单片机与底盘小车进行通信。在代码编程上我们尝试了多种逻辑语言,希望能够实现单片机之间高低信号的收发。同时将机械臂部分代码进行整合,并通过机械臂给单片机拓展板供电。在底盘小车和机械臂的协调上出现了问题。

  为什么尝试:

  成先锋:这次比赛是接触电子设计硬件领域的好机会,同时也增进我们对嵌入式开发的了解与熟悉团队成员都很积极热情探索对于自己较为陌生的事物与领域

  参加大赛获奖感言

  成先锋:比赛过程中,团队成员协作探索,磨练了每个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韧性;

  我们深知自己在相关领域知识层面的匮乏,这次比赛最大的收获便是积累了更多的实践经验,有一群可以并肩作战攻坚克难的队友。

 

  获奖名单:

  一等奖:

  魏文强、徐从杰

  二等奖:

  周梓轩、刘隽祺、刘智明

  莫颖雪、张华强、张文婷

  三等奖:

  邵伟杰、吴锶禹

  舒宇辉、王继锋、陈紫佳

  陈奕豪、丁煜晟、成先锋

  优胜奖:

  王钰飒、王跃华、刘梓泰

  柯林洁、张庆庆、张涵

  李齐平、李钢、李乐天

  黄卓瀚、刘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