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术”美育润心计划丨“光影之道”,以艺术赋能科研,用光影探索世界
2025年3月21日,我院艺术人文工坊活动第一期——“光影之道”摄影讲座在深圳校区东教学楼举行。讲座特邀厚朴【HOPE】工作室创始人瞿俊雄主讲,校党委组织部专职组织员郑平、学院党委书记范涛以及百余名师生参加。学院党委副书记康遍霞主持讲座。
以镜头为媒,开启光影探索之旅
瞿俊雄以纪实视频《西域两万里》开篇,通过镜头视角,带领同学们领略西域的壮美山河与人文风情,诠释光影艺术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表达。
随后,他以广州校区南校园为创作蓝本,展示了一系列摄影作品:从岭南红楼的岁月留痕到怀士堂的光影斑驳,从禾雀花的灵动生机到中山先生铜像的庄重肃穆,从静谧草地的诗意黄昏到逸仙大道的璀璨夜色。镜头记录康乐园的四季流转与日夜风貌,揭示平凡场景中的非凡之美,启发学生重新审视身边世界。
技术为基,情感为魂
瞿俊雄结合实例,系统解析摄影美学核心要素,强调“色彩、光线、构图”三位一体的技术逻辑。他提出,摄影需“观天地知色彩,捕捉光影”,通过精准的色度调整与视角选择,让画面传递真实情感。例如,仙八色鸫的绚丽羽毛需借光线雕琢。“摄影不仅是技术,更是情感的载体”,人文场景的拍摄需注重瞬间情感的捕捉。他指出,镜头背后需融入“文以载道,唯美传心”的人文情怀。他鼓励学生以摄影为纽带,在记录中体悟“天人合一”的深意,让艺术成为科研与生活的精神滋养。
以眼观世,以心映景
进入教学成果展示环节,2023级化学强基班张喆以个人作品为例,讲述摄影背后的故事与思考,展现青年视角下的世界观察;2023级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本科生罗浚桓从设备选择、拍摄技巧到后期处理,分享实用经验:“最好的设备是发现生活的眼睛,最美的滤镜是对瞬间的真诚感知,最动人的作品源于对平凡的热爱。”
以美启真,向美而行
讲座结束,范涛引用钱学森先生《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作总结。他指出,正如钱老所言,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这正是我们新工科学院举办艺术人文工坊的目的所在。
本期“光影之道”艺术人文工坊以摄影为切入点,旨在通过摄影艺术引导新工科青年学子提升艺术素养,培养发现“美”的慧眼、记录“美”的勇气,以“发现美、记录美”的视角丰富校园生活与科研实践,让艺术之光点亮科技创新精神,努力成为能够引领未来的新工科创新人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