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资助育人主题活动顺利开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对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不断增强广大学生对国家资助政策的了解,更加有效地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风险意识和感恩意识,鼓励学生做到力学笃行、自立自强、勤俭节约、诚实守信。2022年5月,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紧密围绕“诚信感恩、励志成才”的主题,面向学生广泛开展资助育人宣传教育活动。
本次资助育人主题活动的开展意义如下,首先是各班级开展主题班会,向同学们讲解资助政策,将资助育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勉励同学们要诚信感恩,励志成才,用行动回报社会和祖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是遴选一批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获奖者的先进典型,用他们的奋斗故事,在同学们心中树立榜样,激励电通学子自强不息,成才上进,展现当代学生青春奋斗的风采。
通过介绍感恩和诚信有关的典型事例,普及预防金融诈骗、电信诈骗和违法高利贷等方面的内容,促使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和契约精神,远离不良贷、套路贷,争做讲文明、守纪律的新时代青年。
此次资助育人活动覆盖到了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的每一位同学,同时,同学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将“诚信、感恩、励志、成才”的活动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活动有广度、深度、有号召力、有社会影响力,营造重信用、知感恩、图自强的校园文化氛围。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将紧抓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贯彻落实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和关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加强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同时,不少同学在资助育人主题班会后,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在此摘录部分优秀心得。
资助育人·知恩于心·感恩于形
21级5班陈锐楠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我的青春肆意生长。古人云:“仁以知恩图报为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作为有幸受这一政策资助的大学生,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国家,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助学金的相伴。我谨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借政策之风,圆我人生之梦。
当怀揣着那份大学录取通知书,踏进大学校园的时候,我真的发自内心的笑了,那是一种激动的情怀,一份社会的温暖。在这,有热心的领导老师,有国家给予贫困学生的资奖政策。我有幸获得国家助学金和仲明助学金的资助,这不仅仅是物质的帮助,更多的是给予了我信心与勇气。在老师以及师兄师姐们的支持和鼓励下,我成功加入了仲明服务队这个大家庭,怀揣着受助社会,回报社会,让爱薪火相传这一理念,齐心协力去帮助其他困难求学的仲明学子们。同时,仲明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的平台,在这一年里,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仲明学子。黑暗的天空因群星的点缀而璀璨,平凡的我们因感恩的心而不再平凡。
正所谓扶贫不忘扶志,助学重在育人。有了助学金的相伴,也让我们能够尽情洒脱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断实现自我的完善与发展。在得知符合条件的第一时刻,我就向团支书提交了我的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做先进青年;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竞争班级资助管理委员,关注学校资助政策,了解班级同学家庭经济状况,为有需要的同学做出力所能及的帮助;积极参加服务队活动,参与编辑撰写文案,尝试排版做推送,学习实用的专业技巧,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我的感激之情,用真情去回报社会,用奋斗担起我肩上的那份职责。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飘荡,绘画出一幅幅感恩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投之以李,报之以桃,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立志奋进,把自己锻造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让自己的青春更加灿烂多彩,共同去谱写那新中国的绚丽华章!
冰心说道:“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前路漫漫,终有归期,我们借政策之风,享有人间大爱,即使脚踏炙沙,也必将斩断荆棘,心怀感恩,圆梦扬帆!
“资助育人”心得体会
20级8班丁煜晟
听完“资助育人”的理论基础和政策规定,我对国家、地方以及中山大学“资助育人”的初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更加明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教育公平的重要意义。
促进公平是“资助育人”的初心。公平正义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与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生动实践,同时更是人民幸福生活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因此,我们更要看到资助育人对经济困难、相对贫困同学的帮助作用。我自己深刻的感受就是,能考入中山大学的同学,都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学习的优秀品格,从而进入“华南第一学府”的。将来,身边的同学可能会称为高精尖科研领域的佼佼者,成为国家的顶尖人才;可能会成为政府官员,做人民公仆;也有可能成为工程师、研究员,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添砖加瓦......倘若因为家境贫寒而丧失了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这难道不是学校的损失、国家的损失吗?从小的方面说,“资助育人”,手段在“资助”,目的在“育人”。我们学校的目标,就是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为祖国培养合格的人才。
“资助育人”,更重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我觉得在响应中央号召,落实“资助育人”政策方面,我们学校确实做得细致而周到。我们不仅有奖学金能够覆盖全校40%的学生,还有助学金,以及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助学贷款。助学金方面,我们除了政府助学金外,更有广大社会人士的捐赠。每年,无一例外的,班级的资助委员都会传达学校通知,鼓励经济困难的同学申请相关补助。从中我真的能感受到,整个社会对教育公平的重视,对共同富裕目标的坚定,以及中山大学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和落实。我真诚希望“资助育人”的思想能够更加深入人心,中山大学能够继续担起模仿作用,继续落实“资助育人”的相关政策方针,让公平正义的浩然正气覆盖整个社会!
诚信感恩,励志成才
20级2班张涵
作家路遥说过: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在求学路上,我摸爬滚打,一路披荆斩棘终于走到了这里,我看到梦想在黑暗中闪闪发光。我知道,就算是最平凡的自己,也要努力奋斗,知道成为那个不可取代的自己,因为这里没有末路,我不曾孤独。
——题记
兰因春而存在,而春则因有了兰的幽美,才多了温暖和煦,少了些清寒;荷因夏而存在,而夏则因有了荷的淡雅,才多了清爽,少了些燥热;菊因秋而存在,而秋因有了菊的蓬勃,才多了些丰腴,少了些贫瘠;梅因冬而存在,而冬则有了梅的芬芳,才多了些生机,少了些冷寂。就像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这些基本的道理,很多很多学生的梦想因为国家助学政策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开始含苞待放,他们的青春才有了奋斗的激情与意义。
我的周围有很多靠国家助学贷款而交学费上学的学生,国家助学金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实现以前无法实现的梦想。我的朋友说:“我很感激这种阳光政策,让我有了重新和其他人一样享受学校生活的机会。我为我有这样的机会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因此,我要珍惜摆在我们面前的美好机会,好好学习相关的知识,立志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好好报效我们的祖国和资助我们的人。“
”能够成为这个大学生团体的一名学子,我感到特别幸运,而能获得国家的资助要完成学业,我感到特别幸福。所以我一直很珍惜大学学习的机会,很珍惜大学里学习的每一天。大学就像知识的海洋,我遨游其中,满足我无限的求知欲望,探索其中,能让我发现崭新的世界。经过大学这个驿站的填充,我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国家助学政策为我们插上了实现梦想的翅膀,使我们能更顺利的成长,成才。国家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们,现如今作为一名大学生的我,愿意在未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我的未来不是梦,我有勇气和自信走好未来的路。我相信,平凡的我因为有了感恩的心而不再平凡。我要用我的实际行动去表达我的感激,用我的真心去回报社会,用我的奋斗去担起我肩上的那份责任。作为承载未来和向往明天的大学生,我应当秉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宝贵精神,以顽强的斗志和务实的行动去书写我们的人生!!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接受国家助学政策福利的学生应该立志要用自身切实的行动来感恩祖国、父母、老师,坚决不辜负他们的期望!用感恩,回馈他们的支持和帮助;用感恩,传递对他们的赤诚与感激;用感恩,传递我们这世界上的爱和情怀;用感恩,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我坚信:我们的社会在这种大爱的滋润下,一定会越来越和谐!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资助暖人情,更育人心
21级2班卓子莹
“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不是悲凉。”——很喜欢冰心的这一句诗,每每读来,都觉曾经压在肩头的迷惘与痛苦,就如同一片轻飘飘的落叶般,为人随手拂下。
曾经总觉得,走在一群同龄人中间,我应当是瑟缩的——毕竟随时准备告罄的生活费和不够优越的家境总在提醒我,你不得不节制自己伸手的欲望,不得不用少吃一顿饭来换取想买的书,不得不在迫不得已向着父母伸手之前,首先面对内心愧怍的惩罚。
具体说来,这份困窘带来的折磨其实不仅仅局限于不够良好的生活条件,因为生活在大学的象牙塔里,消费压力其实不算巨大,它更多的,是会成为压在你肩上不可见的枷锁。比较是痛苦的源泉,这种“先天性”的缺憾更如是。走在校园的林荫小路上,瞥见穿着光鲜亮丽的同学时,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看到同桌随手拿出价格昂贵的平板时,你总会在某个瞬间突然体会到如潮水般涨潮的艳羡与不甘,一次次一层层地压实,最后组成了一个连自己都不认识的怨天尤人的自己。
困窘对心态的效力是巨大的,在如此的磨折下,“要么在沉默中爆发,要么在沉默下灭亡”,至于走向哪种结局?这端看个人的心态,能否将它变成一份命运的赠礼。
幸运的是,社会为我们带来了一份“场外援助”,这不只是稳住了我们基本的物质需求,更像是一阵轻飘飘的风,像带走一片落叶一般,吹去了肩头的重担和前方的阴霾——生活的困窘难免带来对物质的渴求,这阵风不说话,却告诉了我们,这绝不应该是你路上的终点,你应该抬起头,看看沿途的花枝锦簇,看看头顶的星河万里,你应该走向某条或鲜花锦簇,或荆棘密布的道路,但绝不应该为眼前的物质上的困窘作茧自缚。
你不应该是瑟缩的,你应该同别人一般坦然而骄傲,这不应是你的一份耻辱,而只是一片总会愈合的擦伤。
我曾经苦恼于身上的枷锁,你走到我身边绕了绕,说,“伙计,这会是一篇很棒的诗歌序章”。
我说,“是的,我会写一首诗,而这只会是序章。”
最后表彰如下认真积极准备的班级
18级1班
19级3班
19级7班
20级4班
20级5班
20级7班
20级8班
21级5班
21级6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