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信领航|我院组织开展“追寻中大广州办学足迹”活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12月5日,学院组织2024级本科生代表前往越秀区文明路和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址开展“追寻中大广州办学足迹”活动。本次活动由学院党委书记范涛带队,党委副书记康遍霞、党政专职辅导员赖劲如、班主任孙仕海和段克清、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吕晓琳,以及53名学生代表参加。
鲁迅纪念馆
(中山大学最早办学校址)
中山大学校徽里的钟楼矗立在越秀区文明路215号,现为鲁迅纪念馆。钟楼前,吕晓琳为大家讲解了大钟楼在中大早期办学过程中作为主要办公和教育场所的重要作用。
吕晓琳老师在大钟楼前讲解
走进鲁迅纪念馆,师生们重点参观了《钟声:1924——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在钟楼上——鲁迅与广东》等陈列,进一步学习首次国共合作和中山大学早期办学历史。
参观鲁迅纪念馆
“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跨越百年的呐喊曾经唤醒无数国人,至今仍回响钟楼。先生遗风,山高水长。师生一行在馆内驻足学习,深入思考。文化的传承之光,从过去指向未来,熠熠不熄,照亮来者的精神征途,如今亦深深植刻于新一代中大学子的血脉传承之中。
在大钟楼前合影留念
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石牌办学校址)
国立中山大学1934年至1938年间在石牌办学,后因抗日战争爆发,中大师生为坚持办学,几经迁徙,并于1945年重返石牌校区,直至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中山大学迁往康乐园。中大原来工学院、农学院等留在石牌旧校址,成为如今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两所大学的办学场所。本次活动重点参观了华南农业大学5号楼、华南理工大学12号楼及其楼前日晷仪。
华南农业大学校史展览馆暨丁颖纪念馆
华南理工大学12号楼
华南农业大学5号楼作为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生物地质地理学系大楼时,陈国达院士、罗雄才教授、吴尚时教授、张宏达教授等诸多著名学者都在此学习工作过,现为华南农业大学校史展览馆暨丁颖纪念馆。展厅内收藏的丁颖眼镜、千粒穗及丁颖手稿、著作等珍贵文物史料和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照片影像、特色石雕画与电子沙盘,彰显着丁颖先生治学研究之伟绩。
参观华南农业大学校史展览馆暨丁颖纪念馆
在华南农业大学5号楼(原理学院生物地质地理教室)前合影留念
华南理工大学12号楼现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大楼,原系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楼,其台阶东侧墙壁上嵌一石碑,上刻: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奠基于此,董事胡汉民、肖佛成、邓泽如、陈济棠、许崇清、林翼中、区芳蒲、邹鲁立石,校长邹鲁书石。岁月翩跹,任法学院南侧广场日晷盘上光影流转,石碑九十载餐风饮露,其上字迹依然清晰醒目。
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奠基石碑
参观华南理工大学12号楼(原法学院旧址)及日晷仪
在华南理工大学校史馆前合影留念
新生代表活动感想
探寻中山大学广州办学足迹,我感触良多。从康乐园出发,先后到达文明路215号大钟楼和中山大学石牌办学旧址。移步换景,随着一页页泛黄的纸张的无声诉说,历史的距离感逐渐消失。而我自己,也仿佛穿越成为当年的学生,倾听着鲁迅教授激情澎湃的讲演,见证着丁颖校长在田间地头的耕耘。而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门前,那一座日晷,虽历经八十余载辗转,仍在此向每个人诠释着“公平”二字。红色的精神印记,铭刻于文物上。
我们是历史的见证者,而历史,同样见证着我们的奋斗。身为时代新人,我自当循先烈之迹,勇于开拓奋斗,传承红色基因,为先辈未竟之事业不懈努力!
——2024级本科生代表 王煜元
作为一名来自香港的学生,参与重走中大广州办学旧址的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山大学厚重的历史底蕴和红色基因。在大钟楼以及石牌旧址,我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了中山大学的历史脉络。在参观了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的办学旧址——大钟楼,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动荡的年代,感受到了中山大学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办学历程。在天河区五山路的石牌旧址,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山大学在抗日战争期间坚持办学、历经迁徙的不屈精神。
这些历史不仅让我对中山大学的红色基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励我作为时代新人,要继承和发扬中山先生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级新生代表 张顺吉
朝阳初升,怀揣憧憬,我们整装出发,开启重走中大广州办学旧址之旅。见证耸峙的大钟楼,抚摸古老精妙的日晷仪,仰望庄严肃穆的孙中山像,感慨于这些建筑的规模宏大和气势不凡,更感慨于其历经沧桑所承载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仿佛诉说着中大故事。
“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通过本次活动,我由内而外地接受了心灵的洗礼,深刻感受到红色基因的力量,作为一名中大人,我倍感自豪!站在学校新的一百年的发展起点上,我当谨遵先生教诲,时刻将校训铭记于心,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使命。
——2024级新生代表 谢丽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在本次活动中,学院59名师生历时3小时,徒步走过越秀区文明路和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址等中山大学办学旧址,寻根溯源、感悟初心。接下来,全院师生定将秉承中山先生意志和决心,传承中山大学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懈奋斗!